当前位置: 当前位置:首页 > 生活 > 2024年,武汉这个学院令全球刮目相看! 正文

2024年,武汉这个学院令全球刮目相看!

2025-04-05 07:54:53 来源:全球焦点网 作者:凌风 点击:881次

尽管已经离开学术圈多年,但由于身边皆圈内好友,因此笔者仍时常关注到圈内动态,尤其是母校武汉大学的动态。2024年,武汉大学在不少领域都做出了非常牛的成绩,比如生物、医学、测绘等,但要说最令人惊喜的领域,非化学莫属。武汉大学化学学院的全称为“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”,与北京大学“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”有两字之差,这大概就是目前国内该领域最好的两所大学。如何衡量一个学院的硬实力?不是看高考录取分数,也不是看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排名,最核心的一点是:科研能力。而要衡量一个学院的科研能力,最关键的是看其顶级论文的发表数量,尤其是以第一单位发表的顶级论文的数量。化学作为理科类学科,最顶级的期刊有两个:一个是美国的《Science》,另一个是英国的《Nature》。这两个杂志的含金量有多高哦呢?很多科研团队努力数十年,也发表不了哪怕一篇。而在2024年 ,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共发表了4篇,分别为:7月,雷爱文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在《Science》发表了题为“Programmed alternating current optimization of Cu-catalyzed C-H bond transformations”的研究论文。8月,雷爱文教授、李武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在《Nature》发表了题为“Electrocatalytic Reductive Deuteration of Arenes and Heteroarenes”的研究论文。11月,雷爱文教授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何林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在《Science》发表了题为“Synchronous recognition of amines in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toward unsymmetrical ureas”的研究论文。△右一为雷爱文教授11月,汪成教授团队在《Science》发表了题为“Ultrahigh–surface area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methane adsorption”的研究论文。△右二为汪成教授笔者查了一下,2024年,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在《Nature》和《Science》上共发表了3篇论文。也就是说,2024年武汉大学超过了北京大学,位列全国第一,即便放眼全球,也令人刮目相看。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,2019-2020年,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3位院士(查全性、卓仁禧、张俐娜)先后逝世,令人无比痛心。其中,查全性院士是全球电化学泰斗,我们国家的锂电池技术之所以全球领先,离不开查院士等老一辈的努力;卓仁禧、张俐娜院士则是高分子领域的泰斗,为国内材料化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。令人欣慰的是,此后周翔教授顺利晋升为中科院院士,如今,雷爱文、汪成等“少壮派”也逐渐扛起了大旗。15年前,笔者曾与雷爱文教授的学生分到过一个宿舍,当时他的学生对我说:“我们实验室没有人会发6分以下的文章!”那可是15年前,能有这种觉悟,难怪人家能厚积薄发,这与那些只知道灌水的科研人员简直有云泥之别。期待,所有科研人员都能以他们为榜样,也期待2025年武大化院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!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作者:风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头条新闻
图片新闻
新闻排行榜